【食养知识】入夏保养,首推药食两用的姜

发布日期:2023-05-26



用姜千年

姜是日常饮食中常见的调味品,主要用于去腥提鲜、解鱼虾蟹的寒性,还有着姜汤驱寒,姜味防晕车的日常用法,事实上,中华民族已有几千年用姜的历史。

东汉《说文解字》记载:“䕬(姜),御湿之菜也。”人们认为“薑(姜)能疆御百邪”,能抗御多种病邪。《论语·乡党篇》孔子“不撤姜食,不多食”,意思是孔子一年四季饮食都离不开生姜,但不多食,看来孔子也是姜的忠实爱好者。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《神农本草经》中将姜列为中品,“味辛,温。主胸满咳逆上气,温中止血,出汗,逐风,湿痹,肠澼,下利。生者尤良,久服去臭气,通神明。”姜作为菜品、调味品、药品使用历史悠久。

观姜药象

姜的来源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e.的根茎,其叶互生,2列,无柄,有长鞘,抱茎叶片线状披针形,先端渐尖,基部狭,光滑无毛。“凡物有诸内必形于外、有形必有象。药象是古人常用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,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。药象包括药物的外形、质地、颜色、气味、习性、生长环境等自然特性,是认识与应用中药的一种思维模式。


观察姜的叶子细长的,如同一把剑,很犀利,姜入药部分色黄、形态浑圆,有清晰的边界,所以姜尽管比较辣,却不会发散得太厉害。徐灵胎说:“凡味厚之药主守,气厚之药主散,干姜气味俱厚,故能散而能守。夫散不全散,守不全守,则旋转于经络脏腑之间,驱寒除湿和血通气所必然矣,故性虽猛峻,不妨服食。”

 ///

干姜误区


你千万不要认为生姜晒干了之后就是入药的干姜了,姜生用,秋、冬皆可采挖,而干姜则是需冬季采挖。干姜之色正黄,乃土之正色,且脾性喜燥,此物之辛热正是迎其所好,故其最善入于脾经之内。干姜归脾温中要比生姜好一些,生姜归胃发散比干姜更胜一筹。


炮制入药

对姜的应用除了生姜、干姜,又可进行加工炮制为炮姜、煨姜、姜炭、姜皮、姜汁。

炮制时,煨姜先用草纸包裹生姜,放在清水中浸湿,直接放在火中煨,待草纸焦黑,姜熟为度;或直接放火中烤熟。炮姜需取姜块,置锅内用河砂烫至发泡鼓起,外皮呈棕褐色;姜炭则是取干姜块,照炒炭法炒至表面黑色、内部棕褐色。将姜皮与姜肉分开,姜肉榨汁即可分别得到姜皮与姜汁。姜汁本身又可以作为姜汁炙的辅料加工炮制其他中药,比如姜汁炙吴茱萸。不同的炮制品或者部位基本化学成分又大致相同, 不同之处在于成分比例差异。而研究已证实, 成分比例与药效具有相关性。

功效上:

生姜辛散之力较强, 善走中上二焦, 能散寒解表, 也能温中止呕,多用于外感风寒及胃寒等症;

干姜辛温大热, 善驱散三焦及经络之阴寒;

炮姜苦温, 可温中下二焦, 化血中寒气, 常用于温经止血;

姜炭与炮姜功效相似,止血效果更佳;

煨姜温热平和, 不散不燥, 守于中焦, 温煦脾阳, 健脾止泻;

生姜皮辛凉, 可健脾利水, 尤善散皮肤之水气;

生姜汁温润浓稠, 辛而不燥, 温而不热, 可化痰止呕, 通络开窍等。

用姜有法

姜枣茶


图片


推荐理由

纵观《伤寒论》与《金匮要略》等书, 凡是呕、吐、哕、噫等证, 多加姜、枣, 增进食欲, 加强消化功能。金代成无己谓“姜枣之用, 专行脾之津液”。生姜配大枣, 散胃寒, 益脾气, 运脾胃。所以,作为饮品的姜枣茶,对于喜冷饮、吹空调、不易出汗的人是整个夏季很好的调理茶方。

 ///

制作方法:

带皮生姜三大片,金丝小枣一把(12个,助十二经)破开枣皮,加水1升,煮开后沸腾30分钟,上午饮用。可以益脾暖胃。



姜撞奶




推荐理由:

相传在广东番禺沙湾镇,一个年迈的老婆婆犯了咳嗽病,后来知道姜汁可治咳嗽,但姜汁太辣,老婆婆无法喝下去,媳妇不小心把奶倒入盛姜汁的碗里,奇怪的是过了一阵子牛奶凝结了,婆婆喝了后顿觉满口清香,第二天病就好了。从此,姜撞奶就在沙湾镇流传开了,沙湾人把"凝结"叫"埋",于是"姜撞奶"在沙湾也叫"姜埋奶"。

平时受寒易咳嗽,无黄痰者,平日可做甜点使用。

 ///

制作方法:

全脂鲜牛奶 180毫升、姜汁12毫升,将全脂鲜牛奶加热至70摄氏度,迅速倒入装有姜汁的碗中,静止20秒,即可凝固成姜撞奶。可以止咳暖胃。


用姜禁忌

谨慎使用

阴虚体质不宜食姜。阴虚表现为手脚心发热,手心有汗,爱喝水,经常口干、眼干、鼻干、皮肤干、心烦易怒、睡眠不好,而姜性辛温,阴虚的人吃姜会加重阴虚的症状。

以下疾病状态也不宜食姜:

风热感冒、咽喉肿痛,阴虚火旺、目赤内热者,或患有痈肿疮疖、肺炎、肺脓肿、肺结核、胃溃疡、胆囊炎、肾盂肾炎、糖尿病、痔疮者,都不宜长期食用生姜。尤其不宜吃去皮姜。

(部分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

(中医药博物馆  刘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