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脾利水的四时神药——茯苓
茯苓
在九大仙草中,茯苓可能是最不起眼、最便宜和最常见的。您看,展柜里的茯苓标本,长相庞大臃肿,大大的坨块状身体包裹在黑褐色的外皮里,断面白色或带有点粉色,粗糙不平,颗粒性,有的还有裂缝。如此其貌不扬的茯苓,凭什么能成为九大仙草之一?
茯苓是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,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(Schw.) Wolf的干燥菌核。它有几个别名,如云苓、松苓、茯灵等,但都“名”出有因。茯苓有野生,也可栽培,主产于云南、安徽、湖北等地,而产于云南的茯苓质量最好,故有 “云苓”之名;因是抱着松根生长的,又被称为“松苓”;因传说它是采松之精灵而结,故又有“茯灵”之称。
茯苓多于7~9月采挖,挖出后除去泥沙,堆置“发汗”后,摊开晾至表面干燥,再“发汗”,反复数次至呈现皱纹、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,阴干,称为“茯苓个”,展柜里陈列的就是“茯苓个”。若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,阴干,分别称为“茯苓皮(茯苓外皮)”、“茯苓块(皮内白色菌核,切成块状)”、“茯苓片(皮内白色菌核,切成片状)”、“茯神(白色菌核中夹有松根的部分)”和“茯神木(菌核中间的松根)”。
二十年中饵茯苓,致书半是老君经。
茯苓味甘、淡,性平,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,具有利水渗湿,健脾,宁心的功效。不同的部位,功效是有差异的。黑褐色的茯苓皮利水消肿的功效强;白色的茯苓块或茯苓片,健脾和胃效果佳;而茯神则长于宁心安神。茯苓药性平和,不伤正气,内至脏腑,外延肌肤,出现水、湿、痰后都可食用,对症不论寒热虚实,不分四季,可与多种药物配伍,发挥其独特功效,古人称之为“四时神药”。正因为茯苓的药性刚柔相济,既有显著的治病保健功效,又不至于药性过猛而对人体有所损伤,所以,茯苓是历代中医方药中,使用的频次较多的一味中药,由此而成为九大仙草之一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现代研究表明,茯苓的活性成分主要为茯苓聚糖、三萜类茯苓酸、茯苓素等,具有利尿、免疫调节、抗肝硬化、保护胃肠道、抗炎等药理作用,临床上广泛用于水肿尿少,痰饮眩悸, 脾虚食少,便澹泄泻,心神不安,惊悸失眠等症的治疗。
茯苓除了药用外,在民间还常作为食品或养生品,可以用来煲粥、炖汤和做饼。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京华风味小吃——茯苓饼。茯苓饼是以茯苓粉和精白面粉(淀粉)做成薄饼,中间夹有用蜂蜜、砂糖熬制的蜜饯及松果碎仁。其形如满月,薄如纸,白如雪,味美甘香,风味独特。茯苓饼之所以如此出名,据说与慈禧太后有关。
相传,有一次慈禧太后得了病,不思饮食。御膳房绞尽脑汁,选来几味健脾开胃的中药,其中一味便是产于云贵一带,有益脾安神、利水渗湿功效的茯苓。厨师们将茯苓磨成粉,配以适量上等淀粉摊烙成外皮,再以松仁、桃仁、桂花、蜜糖等为馅,精工细作制成夹心薄饼。刚烤好的茯苓饼香甜酥脆、入口即化,慈禧吃后,很满意,并常以此饼赏赐宫中大臣。因此,茯苓饼更加身价百倍,成了当时宫廷中的名点。后来这种饼的制法传入民间,成为京华风味小吃。
茯苓,这个朴实无华、简单又不凡的药食两用之品,记载着人间温情,也见证着中医药的发展。
(部分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
(中医药博物馆 卢颖)